欢迎访问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网站, 今天是 : 
首页 > 新闻信息 > 公示公告 > 公示公告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
发布日期:2011-03-01 访问数:4195次   来源:
 
周生贤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以来,环保部门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节能减排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过程中,环境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评价?面对“十二五”繁重的环境保护任务,如何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以满足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新要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科学分析“十二五”工作任务,系统梳理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探索环保新道路离不开先进理念引领,离不开强大科技支撑,离不开重大科技突破。
  (一)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难点,根本出路是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使人从被自然“奴役”的地位具备“支配”自然的可能性。科学技术在使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从而使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忧患和危险。解铃还需系铃人。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们应该承认,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破解这一难题,归根到底还要靠科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随着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我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如果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单位GDP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4;如果要求环境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改善,则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8~10倍,单位GDP的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10。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资源的衰减、退化、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严重障碍。
  从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实践来看,它们基本上都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逐步转向了通过全过程控制,即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末端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如果在思想认识上麻木不仁、在环境管理上因循守旧、在环境技术上无所作为,必然付出沉痛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如果在认识上迅速觉醒、管理上不断创新、技术上勇于突破,就一定能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曙光。因此,中国要实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破解发展与环保的难题,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出奇制胜。
  (二)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科技突破
  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健康和福祉。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土地荒漠化扩大。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事件,社会各界要求关注环境健康的呼声此起彼伏,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家园毁了,健康没了,发展何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没有科技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历史发展表明,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都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迎刃而解了。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的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仍记忆犹新。当时,正是依靠了科学技术手段,才使我们及时掌握了污染迁移规律,成功阻断了污染带扩散,准确测定了江水以及水生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保障了环境安全,打消了群众疑惑,维护了社会稳定。所以,科学技术今天依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探测新型环境问题、丰富环保工作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排头兵。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从环境中取得资源,经过生产过程使资源的一部分变成了各种产品,而另一部分则变成了废弃物。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把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如核能),甚至把原来只能丢弃的废弃物进行利用,形成既减少投入,又增加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使得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少。
  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创新永无穷期。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新化学物质、农村面源、土壤污染等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在这些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积累,我们对其发展规律和应对策略知之不多甚至存在空白,如果我们再不痛下决心,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探求根本解决之策,不断提高环保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以突破日趋强化的瓶颈约束,到时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治理压力,我们真要望洋兴叹,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三)确保环保工作不断上台阶出亮点,重要法宝是科技引领
  纵观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总会引领环境保护意识、管理思路与污染治理水平的跨越发展。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从《寂静的春天》中深刻揭示化学品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到《增长的极限》中深刻阐明地球支撑力有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效应关系,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立,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经历了一个从觉醒到忧虑,再到反省,最后积极应对的巨大飞跃。
  在环境保护管理思路上,环境容量理论的提出,带来了污染物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重大思路转变;环境质量管理的提出,标志着环境保护对象开始兼顾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环境系统论的发展,带动了区域/流域环境管理思路的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的确立,开辟了以经济手段贯彻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清洁生产理论的产生,使污染控制由末端处理向过程减排转移;风险管理理论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思路向事前预警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创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废物无用”思维模式,直接催生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经济的诞生。
  “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情况下,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各项任务,污染减排目标提前实现,环境科技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实践表明,结构调整潜力相对有限,末端治理潜力有限,唯有科技进步的潜力无限。专家研究显示,在SO2减排量中,末端治理贡献率为8%,结构调整贡献率为26%,技术进步贡献率为66%。“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发布502项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排放要求,专家测算,仅此一项,COD削减量达6.33%,火电行业SO2削减率达18.2%。技术进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北京市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实践。1998年北京有135万辆汽车,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排放了全市80%以上的CO和40%以上的氮氧化物,致使部分城区出现了光化学烟雾的征兆,为此,北京市断然采取措施,逐年实施日益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电喷技术和三元催化转化技术,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到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万辆,而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4.9%,比2000年增加了97天,提高了26.5个百分点。如果没有电喷和三元催化等治理技术上的突破,没有环保标准的推动和引领,我们很难想象,北京会甩掉机动车“黑尾巴”,会如期实现“绿色奥运”的梦想。
  可以看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减排压力将更加巨大。如果科技跟不上,我们就是瞎子摸象,不能及时掌握污染减排的规律,采取的措施将缺乏针对性,减排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当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风险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日益迫切时,如果不在科技上早做谋划、超前研究,我们将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因此,我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上能够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有多强,支撑和引领的力度有多大。
  二、准确把握环保新道路中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内涵与特点。我国具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禀赋,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优越性,完全可以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大家知道,传统的科技支撑体系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经科技组织运作,产生科技产品的系统。它注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的整合,以追求经济最大化为目标。而在中国环保新道路中,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提高,追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三者的协调统一。它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以国家科技政策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协调,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环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它具有4个特点:一是前瞻性。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规律,通过探查和预测发展中遇到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其发展的技术条件、技术手段,并预见未来即将出现的对发展有影响的科技需求。二是战略性。主要是从战略的高度,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要求,为确定发展的整体目标、战略重点,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环境资源的作用,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基础性。主要是满足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性的共性环境技术需求,通过一系列科学发展规划的实施加以应用推广,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四是系统性。一方面科技支撑体系自身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同时要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系统,保证科技支撑体系满足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二)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强化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研究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优先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突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构建体系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一是需求引导,自主创新。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二是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优先安排制约区域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或共性技术,以及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急需的科研项目,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三是技术优先,夯实基础。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真正发挥环境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跟踪深化,注重实效。利用已有成果开展系统和深化开发,及时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使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在知识创新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备解决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保障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能力,建立适应全球变化和我国发展要求的环境理论与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建成生态、环境、气候综合观测/监测与预警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到2020年,全面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环境科技达到国内一流,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和“十二五”重点工作。构建环保新道路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建立4个体系:
  一是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管理技术研究,形成完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在环境问题诊断、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变化趋势预测以及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方面,形成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出适应全球变化的环境保护理论,为全球环境履约提供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案。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由高校、中科院和环保公益性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稳定的科研队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基于市场的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体系。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决策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是环保标准规范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与探索环保新道路相适应的技术法规体系,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环保标准的法律属性,实现责权统一。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完善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实施配套的标准支撑体系,强化环保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树立环境质量达标作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核心的思想,加强环境标准工作。环境质量标准要集中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加强区域、流域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促进环境质量的改进。
  三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以解决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缺乏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与我国环境管理相适应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增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和对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重点建设与环境标准配套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与科技创新体系配套的技术评估体系和技术示范机制。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借鉴国外经验,突出以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为基础保护环境的战略思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四是环保产业培育体系。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产业培育体系,为环保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加,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接近欧美、日本等环保产业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环保产业大国。环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服务业收入达到环保产业总收入的50%以上;重大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几个主要领域的贡献率达到60%~80%,成为世界上环保产品与服务贸易重要出口国。实施国家环保产业重大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计划,最佳可行技术示范、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全面振兴我国环保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按照上述要求和部署,“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实施污染物科技减排工程,不断挖掘减排潜力,确保全面实现减排目标。进一步推动并提升结构、工程和管理减排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在污染减排中的贡献率,最大限度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环境隐患。要争取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安排一批污染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工业链的连接技术、新兴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生态工业关键链接技术、新型污染物的源解析理论和技术,构建污染物减排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理论技术体系和科研平台,开展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开展污染物减排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和实验连续验证,建设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自主创新的基地,形成污染物治理的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
  二是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保持无限生机。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水专项实施方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水库等重点流域开展工作,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质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成套工艺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型环保新兴产业,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示范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和保障饮用水安全。要加强流域顶层设计,体现“一湖一策”、“一河一策”设计思想。要加强专项任务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大污染治理工程的衔接。要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要创新专项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专项,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改善重点区域地域环境质量。要开展大气污染控制科技专项研究,阐明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与成因,研发常规和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调控方法,提出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确保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决不同地域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维护土壤环境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要积极开展环境基准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体系;初步形成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技术规范;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评估、环境执法等相关配套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是发布一批急需的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实现标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管理型转变,建立环境管理急需的标准簇,完成对空气、水、土、噪声等主要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估和修订工作;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应急性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与标准相配套的环境基准数据库;完成对污染物排放标准总体执行情况的评估;完成若干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制定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围绕同一环境问题,配套出台各类相关标准,形成解决项目环境问题的标准组合(标准簇),形成层次分明、协同支撑、相互配合的系列环境保护标准,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撑。特别是尽快形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控制等系列标准。
  五是积极推进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引领环境管理方向。针对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制定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录,严格环境准入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开展有效的疾病发生情况监测和跟踪等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并使已经发生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全面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制定促进环境与健康工作协调开展的相关制度和环境污染健康危害风险评估制度;完成对现有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综合评估,提出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完成国家环境与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的研究论证;加强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评估科学研究。
  六是稳步实施气候与污染协同控制计划,增强应对能力,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环境大国形象提供支撑。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在空间尺度上从全球—中国—大城市(群),在时间尺度上从季—月—周—天,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开展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环评指标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制定新的环评指南,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要在规划环评中考虑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在项目环评中,除了考察建设项目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应该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修改建设项目的设计参数,适应气候变化。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时要对二氧化碳予以考虑,运用经济手段达到节能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赢效果。
  七是以环保服务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环保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尽快出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条例》。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治污方案审查中,强化对治污工艺参数、设备材质、自动控制、环保投资等技术经济评价力度,加大对治污设施建设内容的前置性审查力度。在“三同时”和环保工程验收中,增加对治理技术的采用及落实情况的评价和审查,要从工程设施性能、工艺水平、主要配套设备等方面对工程设施进行符合性检查。定期制定《限制和淘汰应用的环保技术产品目录》,对环保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环保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市场中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建立环保企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产业信息平台,做好产业信息公开。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在具备相对垄断性、社会资源投入较大、环境安全敏感行业(如脱硫脱硝、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重金属废水处理等),试点强制实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积极推进政府环境服务外包。优先发展生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三、多措并举,为加快构建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环保事业正处于加速壮大发展的时期,环境科技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了全面加强环境科技工作,更好发挥环境科技在探索环保新道路征途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需要从科学决策、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才培养和统一战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为构建环境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一)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整盘棋”中的突出作用,将环境决策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基础之上。要切实加强对环境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坚持走高科技含量的环保新道路,用科技进步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优化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促进经济总量的绿色增长、减少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具体来说,就是各级领导班子在制定环保工作总体思路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环保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用好专家咨询机构,自始至终贯彻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思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撑作用,专门研究环保科技发展的整体规划及落实措施,切实做到并用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这把“尖刀”。
  (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舍得在科技上花钱,在科技上的投入再怎么多都不过。虽然“十一五”期间,环保科技方面的投资发生了质的飞跃,环保科技的产出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但“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更加突出,“优质廉价”的减排资本已基本用完,进入了边界成本逐步递增的新阶段,打破固有“成本锁定”效应必须要靠科技。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大环境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避免出现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波动大、随机性较强的现象,积极构建稳定、约束性、制度性的环保科技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高度重视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全面提高环保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显著提升环保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是更好引领和支撑环保新道路的动力和源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建立健全环保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二是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环境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适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要建立环境科技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集聚和整合各类创新要素,鼓励国家优势科研单位多学科交叉,加强环保科研院所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的紧密协作,加快构建针对区域性、流域性重大环境问题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四是要建立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环境科技中介服务,强化市场监管,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天地万物,唯人可贵。”发展环境科技,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环境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环境科技人才队伍。要鼓励自主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完善环境科技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促进人才交流,从项目、经费、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完善相关措施和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留住和用好优秀环境科技人才。
  (五)夯实环保“统一战线”。空气不分国界,污染可以跨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永恒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崇高伟业。乘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春风,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应运而生,扬起了构建环保“统一战线”的风帆,广聚了国内环保领域的顶级专家,建立了环境科技的国家级智库,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大决策发挥了关键科技支撑作用。今后,我们要在继续积累和发挥专家智库资源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和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环保力量,共同参与到中国环保事业中,把环境科技作为桥梁和纽带,通过国际环境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借用国际优势力量,通过环境科普开展全民总动员,结成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努力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齐心协力地为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
 
 
 
 
主办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td
电话: 0531-8587002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贞元街1277号鲁坤天鸿创谷中心A1座1-1号楼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鲁ICP备19047602号 鲁公网安备 32032202000001号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