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网站, 今天是 : 
首页 > 新闻信息 > 公示公告 > 公示公告
山东环境竞争力缘何居全国之首?
发布日期:2011-02-25 访问数:9658次   来源: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催化下,环境和能源问题正在上升为又一次经济革命。环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反映出发展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指标,也是当地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山东以58.5分名列省域环境竞争力第一位。
  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大,结构偏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污染物排放量大,全省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这样一个资源环境禀赋并不占优势的省份,缘何能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环境竞争力排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
  综合分析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一、二、三、四级指标,记者发现评价体系中作为二级指标的环境管理竞争力,是反映环境竞争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是环境竞争力变化的最主要推动力。正是这项包括环境治理竞争力、环境友好竞争力的环境管理竞争力指标,让山东省以远超出全国平均分22.4的高分而名列第一。记者仔细比对了环境管理竞争力的23个基础指标,山东省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废气和废水治理设施年运行费用、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指标的考核结果,均居全国前列。这是山东省的强势指标,也是山东省环境竞争力雄居榜首的主要因素。透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相对固定、短时期内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加强环境管理,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增强环境管理竞争力来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不但行之有效且效果显著。
  《报告》认为,环境竞争力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突出反映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近年来,山东省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以总量减排、重点流域治污考核和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为环境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支撑。
  环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反映和共同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保持较高水平的背后,是体制机制、治污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识,彰显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胆略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从分阶段逐步加严的行业排放标准,到全省统一流域排放标准,取消高污染行业排放特权,再到“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策略,山东省在先进治污理念的指引下,机制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连续8年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标志着全省水生态环境改善实现重要转折。山东省“十一五”水污染治理不仅未欠新帐,而且还上了“十五”、“九五”、“八五”甚至“七五”的旧帐,山东以水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提升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自觉实施最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总量减排措施,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仅“十一五”以来,省级共拒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等项目46个,涉及投资88.7亿元;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总容量717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7万吨和821万吨。特别是实施引导性的地方环境标准,有力地推动了高污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正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2010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山东的实践表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科学实施积极的环保措施,是推动“两高”行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增长,反而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赢的重要手段。
  环境管理竞争力是推动环境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是环境竞争力变化的重要因素。山东省作为资源环境禀赋并不占优势的省份,能够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竞争力中拔得头筹,应该说环境管理竞争力功不可没,为排第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山东省严格环境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水平的结果,是坚持创新执法手段和方式、打好监管组合拳的结果。
  近年来,山东省从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入手,制定实施了四个监管办法,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突出环境问题约谈制度》、《关于办理危害环境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等文件,省环保厅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形势分析会,找出突出环境问题,打好监管组合拳。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省重点监管企业达标率达到97.6%,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到94.6%。
  提升环境竞争力,就要筑牢环保根基,强化环保能力建设,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十一五”以来,山东省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省环保厅,由省政府直属机构升格为组成部门,标志着山东省环保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先后投入10.6亿元资金用于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共设置1738个站点,安装自动监测设备5100台(套),具备了对全省90%以上的污染源排污情况和主要水气环境质量实时监控的能力,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全省现有执法车辆652台,通讯取证设备4241台(套),为每个县统一配备了1辆环境监测车,为47个县(市、区)监测站配置了环境预警监测仪器设备。
  在为山东省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居全国之首叫好的同时,从《报告》中不难发现,山东省二级指标中的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均处于中游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还处于下游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现状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环境安全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
  据悉,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日前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二五”期间绿色发展模式要基本形成。无疑,绿色发展模式,对提升山东环境竞争力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提升省域环境竞争力,有关专家认为,要优化生态“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生态效益提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增强生态环境竞争力;适应环境变化挑战,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竞争力;以环境友好和谐为目标,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合力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以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支点,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着力提升环境影响竞争力;统筹处理好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横向上注重要素和谐,纵向上注重代际公平,显著提升环境协调竞争力。
  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表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加强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竞争力的优势,改变环境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提升环境综合竞争力水平,积极建设生态山东、绿色山东。
 
 
 
来源;山东环境·记者站
 
 
 
 
 
主办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td
电话: 0531-8587002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贞元街1277号鲁坤天鸿创谷中心A1座1-1号楼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鲁ICP备19047602号 鲁公网安备 32032202000001号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