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鲁
集
团
当前,国企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可谓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从山东国企改革成效看,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鲁集团”)可谓典型样板之一:用占省属企业1.27%的资产总额贡献了占11.46%的利润总额、13.87%的净利润、14.78%的归母净利润;改制6年来,利润总额从10亿级跃至90亿级,净资产收益率已连续三年位居省属国企第一。
如此高速增长的背后,有何驱动力?
净利润增长7.36倍,归母净利润增长9.5倍
作为山东省驻港窗口公司,2015年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来,华鲁集团聚焦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三大主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今年前7个月,华鲁集团累计实现营收273.16亿元,同比增长27.86%;利润总额60.64亿元,同比增长6.81%。总资产报酬率11.7%、净资产收益率15.1%,继续保持省属企业第一。
把时间跨度拉长,华鲁集团经营业绩可谓节节攀升,屡创纪录。2021年底与2015年底相比,资产总额由243.52亿元增至507.13亿元,增长了1.08倍;营业收入由158.73亿元增至395.5亿元,增长了1.49倍;利润总额由11.26亿元增至91.47亿元,增长了7.12倍;净利润由9.19亿元提升至76.83亿元,增长了7.36倍;归母净利润由2.37亿元增至24.88亿元,增长了9.5倍;营业收入利润率由6.88%提升至23.1%;增长了2.36倍。
从山东省属国企看,华鲁集团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三项指标已连续五年位居省属企业首位。
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表示,近年来,华鲁集团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利润总额由2019年30亿级提升至2021年90亿级;总资产报酬率达到20.7%;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7.2%,连续三年位居省属企业首位。
创新成果层出,成为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
探究华鲁集团高速增长的密码,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去年,华鲁集团旗下华鲁恒升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解液——3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10月投产并稳定产出电池级产品,迅速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45天收回全部投资,再次创国内建设周期最短、生产成本最低等众多记录。”华鲁恒升首席主任技师孙一倩说。
今年,华鲁恒升碳酸二甲酯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首次实现出口外销,半年出口量达到1.1万吨,成功进入了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该产品只是华鲁恒升众多创新产品之一。
“创新永无止境,每天都是起点”,孙一倩常用这句话自勉。创新带来的成效也十分可观。比如,在DMF(二甲基甲酰胺)生产初期,孙一倩通过创新使有机胺蒸汽消耗下降近30%,仅此一项就使每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400元,一年增效3000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华鲁恒升已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连续8年获评全国合成氨、甲醇、醋酸等行业能效“领跑者”,2021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标杆企业。
华鲁恒升的发展只是华鲁集团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华鲁集团旗下新华制药、鲁抗医药同样创新活力迸发。抗老年痴呆重大创新药即将进入一期临床,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此靶点突破的新药;阿司匹林、安乃近、咖啡因等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首位……
如今,华鲁恒升、新华制药、鲁抗医药3家上市公司均已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华鲁集团成为入选最多的省属企业。
“让听见炮声的人自主经营”,人均创利增长635%
一次的创新可能源于个人的不懈努力,持续的创新则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激励与保障。从华鲁集团发展看,持续的国企改革,让其体制机制松绑,释放了发展活力;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则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樊军表示,放权松绑优管控,华鲁集团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建立了“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建立母子公司管控清单,总部“定战略、管大事、造环境、控风险”,清单内分类授权,清单外全部放权。“不教农民种田,不教工人做工,让听见炮声的人自主经营。”樊军说。
理顺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如何激发员工的干劲与闯劲?新黄河记者获悉,揭榜竞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员绩效考核、股权激励等成为华鲁集团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华鲁集团实施市场化业绩对应市场化薪酬,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子公司负责人薪酬最高相差11倍。全面落实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全员竞岗制度。综合运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政策,华鲁恒升、新华制药、鲁抗医药三家上市公司已实现股权激励全覆盖,2022年实施了华鲁恒升三期、新华制药二期股权激励,符合条件的权属企业100%实施了中长期激励。
创新驱动发展非一日之功。多年来,华鲁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23.22%的基础上,2021年又同比增长43.82%,达到16.4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创新激励提档加力,近三年科技奖励额度达到1.3亿元。在人才方面,华鲁集团厚植“人人是人才”沃土,给平台、给待遇、给股权,柔性引进12名国内外院士挂帅促创新,三大主业四家产业公司院士全覆盖。
经过诸多改革,华鲁集团人均创利由改建前(2015年)6.78万元,提升到(2021年)49.8万元,增长了635%。
蓄积发展后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如今,华鲁集团的发展后劲仍在蓄积,诸多投资项目正在布局。
比如,华鲁恒升未来4年,每年将保持50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300亿元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新华制药将着力打造“世界级CMO&CDMO基地、世界级医药中间体基地、世界一流原料药基地”三个世界级基地;省环科院2021年底正式启动IPO上市工作,将冲刺山东国资环保“第一股”……
面向未来,樊军表示,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流浪,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目标和坐标,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
而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壳牌、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已成为华鲁集团对标的目标。
谈及未来,孙一倩也充满信心。“技术人员用武之地日益宽广。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助力集团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