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网站, 今天是 : 
首页 > 新闻信息 > 公示公告 > 公示公告
山东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趋势初步确立
发布日期:2017-06-15 访问数:6775次   来源:

环境保护事关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事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真诚地希望大家既做监督者,又做实践者,不做旁观者,共同为生态山东建设贡献力量!
  □王亚楠
  
  自2013年提出“跨越8年的蓝天梦想”,全省空气质量至今已连续4年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改善32.7%;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连续14年持续改善,南四湖由重污染晋升为全国水质良好湖泊,近岸海域消除劣4类海水——数字或许枯燥,但环境质量的改善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见证了全省迈向生态山东的坚定步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日益成为经济转型的焦点和杠杆,日益成为民心所向、民生所系。5年来,全省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水、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趋势得以初步确立。
  聚焦山东环境改善,透视改善背后的机制、做法和创新,展望生态山东的美丽图景,就山东环境领域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安德回答了提问。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问: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5年来,山东环境质量实现了哪些突出变化?
  答:如果用定性的话来说,现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趋势已初步确立,环境守法的态势正在形成,环境管理的措施日趋多元。
  山东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但结构偏重。这些省情特点决定了山东必须坚定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山东的道路。5年来,全省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有力推动了山东环境质量实现连年改善和提升:
  2016年,全省4项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改善32.7%、25%、50.7%、20.8%,空气质量连续4年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6.9%,威海市率先达到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全省零的突破。
  省控重点河流在2010年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的基础上,2015年底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连续14年持续改善,全省COD、氨氮平均浓度2016年比2013年分别改善5.8%和22.1%;5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比例达到62.7%;劣五类断面数量同比下降59.1%,淮河流域率先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南四湖由重污染湖泊晋升为全国水质良好湖泊,近岸海域消除劣四类海水。在国家淮河、海河流域治污现场核查中摘得九连冠和七连冠。
  全省划定3533个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块,成为全国第4个完成陆域红线划定的省。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污染地块修复试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问:山东这一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趋势是否已牢固确立?
  答: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取得这一系列成绩实属不易,但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趋势尚不能说已经牢固。
  尽管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渐完善,随着政府、企业、全社会环境共识的逐渐形成,环保工作从以前的单打独斗已经发展到如今全社会动员、共治的大格局,但环境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某个时段或个别点位、断面甚至个别区域还时常出现反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环境污染呈现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污染容易反弹,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关注度高、容忍度低,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需进一步巩固,不能有丝毫懈怠。
    山东创新广为借鉴

  问:近年来,环保工作在全国各地都广受关注,为什么山东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这样的成效?这背后,山东环保系统进行了怎样的创新探索,是否能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
  答: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山东环保系统依靠创新推动工作的做法有很多,但从大的方面,从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的角度看,我认为最重要的创新有三:
  一是南四湖治理经验——“治用保”。南四湖曾被称为天下治污“第一难”,现在,却是芦苇荡漾、碧波粼粼,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标准,一泓清水北上,保障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的顺利实施。
  我们知道,不可能要求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直接将排水处理成三类水,那对整个社会来讲都成本太高,要求就是做到达标排放即可,这中间怎么实现质变?就是通过治用保这3种手段的综合作用。中水截留回用,就是进一步削减了排放,但受季节、时空等影响,还做不到完全回用、完全不外排,又通过湿地进一步净化。通过治用保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最终确保区域水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整个社会的成本又可承受。
  这一治用保的做法,在我国北方地区,只要是有区域、流域环境目标需要达到,都可以采用。
  二是大气生态补偿。这是山东在全国的首创,并且,我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山东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
  最初,山东大气生态补偿办法侧重于改善,实施以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原本空气质量基础较差的内陆城市,通过建体系、明机制、强措施,实现了较大改观。这一制度创新现在已经被其他很多地方效仿。
  今年,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不仅简单强调改善,还要促动胶东半岛城市群空气质量绝对水平的提升、打造山东沿海城市自由呼吸的“气质”名片。对于空气质量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省政府将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一次性奖励,免除下一年度考核;各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相应标准的,也给予最高6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这样,环境质量差的地方和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地方就都有了积极性。
  还有环境监测的第三方运营。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环保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保障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去年,国家上收了所有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到2018年,还要全面完成国家监测站点及国控断面的上收工作,建立国家直管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这其实就是对山东创新的大面积复制。
  问: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环保系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答:这5年可以说是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奋力拼搏的5年,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负重爬坡,尤为不易!
  以治霾为例,基于现在预警预报的准确度越来越高,面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环保部门必须要打“提前量”,只有提前2—3天应对,才有可能在重污染天气过程到来时缓解污染程度、缩短污染时间。这就导致有时明明还是蓝天白云,环保部门就要求启动应急措施,限产限行等;还有时,在提前启动应急的情况下,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强度、时间变得略轻一点,实际可能就没有达到严重污染,人们又很容易误解是预报不准、应急“过了”。但我想这些压力是环保部门最起码的担当,我们要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更必须担当起工作的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环境改善。
    转型换挡,主动担当

  问: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的进程,一体两面,但又渐渐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局部的不平衡。当前正值经济转型换挡,立足山东实际,我们应该对此如何认识?
  答:环境问题其实就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理论上讲,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着环境污染与治理的阶段,这中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前,环境质量也很难实现根本性的好转。
  中国的情况基本是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规律,在发展初期,一个造纸厂污染一条河、一个化工厂污染一片天的情况屡见不鲜。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倡导科学发展,要求上治污措施、达标排放,但环境保护仍未成为自觉,环保投机、环境违法行为仍较多。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第三阶段,全社会形成共识,去追求这个倒U型曲线的“拐点”早日出现,追求能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应该说,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形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总书记“两山论”的提出,更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山东的实际看,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需求的爆发,正在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不断完善的环保机制的引导和倒逼作用的发挥,不断增加的治污投资的起效,都在推动环保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深度融合。
  问: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环保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答:新旧动能转换是省委、省政府贯穿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从环保工作来看,新旧动能转换正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工作机遇。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一环,是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关键一环,也是解决环境污染、彻底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正因为此,环保部门责无旁贷,绝不能等着“坐享其成”,而是要积极作为,建立有效的环保倒逼机制,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环保系统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全面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新格局为目标,积极构建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产业园区新兴产业链、用环保治污节能技术打造装备制造新业态以及推进生物质能源利用、新能源利用等项目库和机制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全省环保系统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四新、四化的项目坚决做好服务,尽最大努力促进新动能的建设和上马。同时,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中,积极发挥环境规制、标准的倒逼作用,一方面促使“老树发新芽”,尤其是从产业布局上,坚持循环发展的理念,积极帮助建链、补链,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合理布局优化环境承载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倒逼高污染高排放产能合理退出。同时,注重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动能转换进一步提供腾挪空间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2020年,全省“气质”
较2013年改善50%

  问: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答: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灵丹妙药。从山东的实际看,关键还是要打好组合拳,科学施策,综合发力,发挥好各项机制、措施的合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环保工作从总体上,要抓好四个结合和统筹,即:点上与面上结合,督企与督政结合,科技与人工统筹,业务与队伍统抓。
  具体来说,点上与面上结合,就是要做到排污单位、污染源必须全面达标排放,按照山东目前的工作部署,很快还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实现浓度和总量控制;面上,要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我们正在探索通过生态环境质量建立起一个点和面的联动关系,运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监管、分析和追溯。
  现在环保督察很受关注,形成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我省也在今年启动了省对市的环保督察,以督政为主,督政、督企相互促进。
  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用信息化提高执法、监督、治污等的效率和精准度,但在某些地区和问题上又特别需要注重依靠人工补足。这并不矛盾。我省正在推行的网格化管理,就是这样科技和人工的统筹结合。
  近年来,环保工作压力很大,一些同志工作积极性受到一些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抓业务的同时,特别要注意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干字当头,善作善成。省环保厅将继续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激励容错机制,打消干事者顾虑,为担当者担当。
  问:通过努力,新的5年,山东环境又会发生什么喜人的变化?
  答:“十三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全省环保系统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会同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水、气、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控;注重用法治思维、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化解环境瓶颈问题,以绿色发展提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质量;注重深化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构建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注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环境监管职业化水平,努力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全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态势将得到巩固。可预见的是,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省控重点河流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形象点说,大约相当于2013年青岛市的空气质量水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破坏得到遏制,退化湿地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二是环境安全基本得到保障。河流、湖泊、滩涂等底泥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管理等突出问题得到基本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核与辐射环境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环保服务能力增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观测点、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激发环保市场释放发展红利的增长点作用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与考核体系更加科学,环境保护对传统行业倒逼引导与环境监管体系更加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环保市场潜力得到更加充分地释放。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td
电话: 0531-8587002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贞元街1277号鲁坤天鸿创谷中心A1座1-1号楼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鲁ICP备19047602号 鲁公网安备 32032202000001号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