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岳平 潘海婷
灰霾污染具有反复性,只要工程控制稍有放松,不利气象条件周期性出现,霾锁全城的现象就可能发生。这与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从全国来看,灰霾污染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单位国土面积开发强度超过大气环境容量的地方就有可能局部性或连片发生灰霾。相反,在一些农村和西部地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少,雾霾影响相对较轻。
鉴于此,治理灰霾污染要采取共同而有差别的政策。对环境空气质量好的地区,主要是规划控制,合理布局相关工业企业,防止过度开发;而对灰霾污染严重的单个城市或城市集群,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减法。一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每个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另一方面,要下决心关停一些污染重的企业,从而把单位国土面积过重的污染负荷减下来,在承载力范围内组织工业生产。
无论是投资降低每个生产单元的排放强度,还是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都涉及资金、技术和就业安置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系统性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环境污染方面做减法,其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决策及其实施的过程异常艰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估计,并保持足够的耐心。
各地源解析结果表明,工业燃烧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餐饮油烟和农村焚烧秸秆等与公民个人行为相关的污染贡献同样很大。无论是企业污染治理,还是个人为减排努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道德。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素质的培养更需要时间,必须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绩效考核是加快治霾进程的有效手段。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调度治理过程,要建立既体现结果,又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变化幅度的综合考评体系,不单看结果数据,也肯定努力的过程,打消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情绪,使他们能树立信心,耐下心来,持续推动污染治理。
如果说科学治霾是做一份难度比较大的试卷,有的地方是85分的基础,稍加努力就能达到90分;有的地方则是50分的底子,需要历届政府不懈努力,按每次10分或15分的节奏提高成绩。这就需要优化考核体系总体设计,真正让抓出成绩的地方政府和环保及相关部门得到褒扬,不断激发其治霾活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的持久战。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