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林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将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如何保障规划顺利实施?5月2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对此进行了解读。
森林蓄积量增加14亿立方米
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张建龙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林业将加快推进功能多样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信息化、装备机械化、服务优质化,力争2020年实现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林业生态公共服务更趋完善、林业民生保障更为有力、林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4个方面的主要目标。”规划还从生态保护、经济民生、基础保障3大类设置了22个发展指标。
张建龙表示,“十三五”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这是因为“我国生态资源稀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偿还欠债、守住存量、扩大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张建龙说:“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优势逐步丧失,造林抚育用工短缺,劳动力和用地成本不断上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造林任务分解难、落实难问题。”此外,林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存在重挖坑栽树、轻经营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重单一措施、轻综合治理,造成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系统低质化、生态功能低效化、自然景观人工化趋势加剧。
构建“一圈三区五带”发展格局
如何尽快补齐林业生态建设短板?张建龙表示,“十三五”时期,国家林业局将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
在国家层面,谋划和实施对筑牢屏障和富国惠民作用显著、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的9项林业重大工程,分别是:国土绿化行动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林业产业建设工程、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全国规划100个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具体落实到林业发展格局上,则是构建“一圈三区五带”发展格局,包括京津冀生态协同圈、东北生态保育区、青藏生态屏障区、南方经营修复区、北方防沙带、黄土高原—川滇生态修复带、长江经济带生态涵养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沿海防护减灾带。
“到2020年,我国林业生态公共服务将更趋完善。绿色惠民、公平共享、服务水平将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和林产品将更加丰富。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力争达到200个以上,人居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国内木材储备供应能力将显著提高,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7万亿元。”张建龙说。
完善评估机制和考核制度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将营造林生产、森林蓄积量净增、国有天然林保有量、防沙治沙、湿地保有量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和单位,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
同时,完善评估机制和考核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考核办法,提出各项具体指标的考核标准。
此外,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公布目标指标、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