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网站, 今天是 : 
首页 > 新闻信息 > 公示公告 > 公示公告
准确理解把握生态文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8-07-16 访问数:10570次   来源:

孙要良 王艳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全面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勾勒和描绘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牵涉到具体的生态资源环境、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问题,还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看待,因为它牵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建设规律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理解、把握,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经济建设“一体独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逐渐展开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一,意味着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宏大机体的器官之一。这就使生态文明建设从以前操作层面、依附层面的普通工作上升到宏观战略层面、相对独立层面的重大事业。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生态文明建设牵涉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制度体制、文化建构等内容,覆盖面十分广阔,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不再是以前的经济建设或者社会建设就能涵盖得了的。因此,很有必要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一体”中的“一位”。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中的“一位”,使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更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更能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以往各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来说的丰富内涵、多维层面,更能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决人类问题时表现出的高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且,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也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方面做出的新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包括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认识逐渐深化: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封建迷信、个人崇拜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堕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尖锐、群体性事件突发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除此之外,还包括公有制经济、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些本质特征,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都有着清晰的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分别对应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完善的考虑,我们还应该将“生态文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地位。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已经是“五位一体”,既然是总布局中的“一位”,也能从这“一位”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而且,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将本世纪中叶即将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特征概括为: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社会上“和谐”、文化上“文明”、生态上“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概括,既要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文明,也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文明。人和人的关系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同一个人类实践的两个维度,二者是“二而一”和“一而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处理得很好。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离共产主义还很遥远,但毕竟已经属于社会主义,也必须按照这个基本原则来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需要建设生态文明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就包括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平衡,这里的“不充分”就包括生态产品、生态服务提供的不充分,这里的“美好生活”就包括人民群众要在宜居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可以提供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盼温饱”逐渐过渡到“盼环保”,从“求生存”逐渐过渡到“求生态”。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总体提升的同时,某些方面的“痛苦指数”也有所上升。比如: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心肺之痛”“口腹之患”开始凸显。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还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它。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势必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的产生,而且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红色政党,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政党,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诱发政治问题,要防止生态环境问题变成敏感政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家族成员”包括生态文明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存在不同之处。西方的现代化是“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因此是“引领型”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因此是“追赶型”现代化。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带有“时空压缩”的特点。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但是也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出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因此,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有复合型、集中型的特点,也带有“时空压缩”的特征。

有鉴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次是我们党继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六个现代化”,极大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家族成员”。从涵盖范围来说,这是一种既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把握得更为宏观、更为深入。

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可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早日到来,尽可能以最小的生态成本、最低的环境代价、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支撑最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我们既要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要把握好包括生态环境规律在内的自然规律,而且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支撑。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主办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td
电话: 0531-8587002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贞元街1277号鲁坤天鸿创谷中心A1座1-1号楼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鲁ICP备19047602号 鲁公网安备 32032202000001号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